課程編號
1年 全日制/ A1M121
課程主任
課程主任 :
王遠博士
副課程主任 :
劉錦東博士
吴碧影博士
孫雪祺女士
查詢
簡介
新媒體和社交媒體徹底改變了我們日常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生活,為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帶來了革命性的衝擊。為了滿足社會人士對新媒體和社交媒體的教學創新方法以及日益增長的相關人才培養需求,教育發展與創新學院 Academy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AEDI)現正推出一個自資碩士課程:新媒體和社交媒體文學碩士課程。該課程將整合傳播理論和媒體研究,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應用媒體知識和技能,從而增強溝通策略並促進共容的環境。課程將著重探索新媒體帶來的影響,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AI)和新興科技,以滿足香港、中國內地以致全球普遍存在的多元教育需求。此外,課程已獲得知名企業、媒體、專家及學者等不同行業持份者的強力支持。
連結新媒體與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教育
- 新課程的獨特之處在於,將傳統傳播和媒體研究與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教育研究聯繫起來,這兩個重要領域能夠使學生在快速發展的數碼世界中,成爲專業人士、教育工作者或研究人員。該計劃旨在提升學生在人工智能和數碼教育方面的新媒體素養,使他們能夠成為多學科專家,並為日益多變的未來做好準備。新興的新媒體技術,包括人工智能、XR(VR/AR/MR)、社交媒體和移動媒體,及其在非西方環境中的重要性等。

成為新媒體領袖,開拓未來職業更多可能!
課程亦旨在開拓及提昇個人潛能以成為未來新媒體領袖:
- 新媒體專業人士 : 在政府、文化和商業機構工作,將新媒體理論和技能應用於社交媒體內容創作和管理、品牌和公眾關係策略。
- 網絡記者、編輯、製作人:在新聞社、製作公司工作,線上報道新聞、製作新媒體內容,滿足網路受眾的需求。
- 社交媒體分析師/研究人員:可以從事更具分析性和研究性的職業,分析社交媒體使用者的參與度,識別線上使用者的習慣並提出更廣泛推廣的方法。他們也可能為教育機構提供諮詢服務,建議行銷策略。
- 學術或進修:可選擇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或在大學擔任講師或研究員。
最新消息
香港教育大學新媒體和社交媒體文學碩士課程於2025年1月24日在線上成功舉辦了宣講會。本次活動吸引了46位外部參與者。該活動由課程主任王遠博士,課程副主任劉錦東博士、吳碧影博士、孫雪祺老師和項目經理劉家鑫先生共同組織、參與。在宣講會上,他們介紹了香港教育大學、新媒體和社交媒體文學碩士課程,分享了在香港讀書、工作和生活的體驗,與觀眾互動,回答了觀眾的很多問題。
敬請關注我們將來的活動 !

修讀對象
- 修讀對象為香港、中國內地及世界各地的申請人。這課程旨在吸引對新媒體行業工作有興趣的大學畢業生、或在職媒體專業人士、社交媒體內容創作者和教師等,以助他們進一步了解新媒體行業最新技術和發展。
課程結構
本課程共包含24個學分,學生須修畢總共24學分的核心和選修科目,以滿足畢業要求。每個科目佔3學分。學生須完成4個核心科目、4個選修科目。
核心科目(12學分) | |
---|---|
3學分 | 應用傳播學研究 |
3學分 | 新媒體法律、道德與監管 |
3學分 | 新媒體教育 |
3學分 | 新媒體與人工智能的心理學視角 |
選修科目(12學分)(從以下六門科目中任選4門) | |
---|---|
3學分 | 移動及網絡新聞 |
3學分 | 多媒體製作 |
3學分 | 社交媒體中的財經新聞及品牌宣傳 |
3學分 | 新媒體技術的教育應用 |
3學分 | 新媒體、算法與人工智能 |
3學分 | 總整專案 |
課程目標與目的
- 使學生具備日常應用的新媒體與傳播學的理論與實務知識;
- 培養學生評估新媒體技術的明辨性思考和分析能力;
- 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和信心,通過設計和實施有效的溝通策略和個人化學習方法,滿足不同學習者和未來領導者的需求;
- 培養學生探索新媒體和社交媒體的潛力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 在香港、中國內地以至世界各地,推動創造包容和公平的媒體和教育環境,尊重個人認知、情感和社會需求的多樣性。
免責聲明
如中英文版本資料資訊不一致,又或於課程內容詮釋上出現歧義,則以本校之最後決定作準。
我們已盡力確保本網站所提供資訊的準確性 。 由於課程資訊可能因情況轉變而時有變動,大學保留在其認為合適及在不事先通知的情況下修改本網站中 任何資訊的權利。若因使用、誤用或依據本網站提供的資訊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大學概不負法律責任。
大學保留一切修訂課程開辦及其任何相關事項的權利,如有需要,可隨時酌情調整課程(包括但不限於課程內容和授課方式等)。在不限制大學修訂課程和開辦課程的廣泛酌情權的前提下,考慮到教學人員編制 、 報讀人數、實際具體安排、課程內容變動以及其他情況的轉變等因素 ,大學可能需要更改課程。已繳學費將不退還 。

教學語言
普通話(輔以英文及粵語)

學費
2025/26全期學費為港幣十八萬元正,此費用可能於日後調整,本校保留更改學費的權利而不作另行通知。
已繳學費一般不獲退還或轉授。超逾常規修讀期限(一年全日制)而仍須修讀科目以符合畢業要求之學生,需繳交延期修讀費用。
一般入學要求
申請人需持有認可的學士學位或同等學歷。
計劃于2025-26學年入學的申請人,如來自非英語授課的院校,申請者必須證明其英語水平符合我們既定的標準,我們將在面試中評估申請人的英語水平。而在以下受認可的英語能力測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的申請人,將被優先考慮。
(a) 雅思國際英語語言測試(IELTS)總分5.5 (有效期兩年);或
(b) 中等教育普通證書(GCSE )或普通教育文憑普通程度(GCE OL)英語等級C或以上; 或
(c) 託福(TOEFL)網上考試總成績80分(不接受托福家庭版考試);或
(d) 英語專業八級考試 (TEM-8) 合格;或
(e) 近兩年內有效之國家大學英語六級考試(CET-6)總分430或以上;或
(f) 申請人以英語完成高等教育;或
(g) 其他同等資歷。整體語文入學要求可能會有所調整。